中国园林网11月18日消息:■低矮破旧的建筑,已变成绿地游园;裸露的黄土,已披上了茵茵绿草;曾经单调的沿途景色,如今已串起了13座游园……
■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工程开展以来,截至11月中旬,环路沿线已新增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道路景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西山、北水、东林、南田”的园林景观基本形成。
一路美景不胜收
片片带状绿地连绵不绝,草地上枫叶飘红、银杏金黄;游园内小路弯弯,园子深处景观石隐现……沿二环路徐行,两侧已完工的绿地、游园不时映入眼帘,为环路增添无数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经过短短半年多的建设,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二环与新石中路交叉口东南角的玉村游园时看到,呈狭长带状的游园内乔、灌、草搭配栽植,层次丰富;山桃、山杏等树木片植其间,营造一派山地景观效果;园路蜿蜒穿行、小型广场散落其中,构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绿地景观。
伴着连绵的绿地景观,从玉村游园沿西二环向北,便来到北二环的泰华街游园。该游园结合民心河水景景观,利用微地形技术在园内形成高低起伏的山势,其中大量栽植馒头柳,并辅以海棠、紫薇、红叶碧桃等,增加了园内色彩。
来到东二环时,林带成了绿化的主题。道路沿线随处可见高大挺拔的杨树林,而绿地景观建设,更结合林带效果,密植乔木。在东二环与中山路交叉口附近,面积不大的一片绿地内,栽植了上百棵各色乔木,营造出一种绿树绕城、城在林中的绿化效果。
宋村游园是南二环的一大亮点,在南二环与谈固大街交口附近,2万余平方米的游园颇具规模。以村舍为背景,在宽约30米、长约1000米的游园内,“山地”起伏,绿草铺地,翠竹摇曳;紫红色的紫叶李、金黄色的银杏,在初冬的季节里,为整座游园增添了些许亮丽的色彩。
无论东环、南环、西环还是北环,游园、绿地几乎随处可见,二环路沿线园林景观已经基本成形。“现在已进入冬季,景观效果不太明显,到明年春天,环路沿线一定更能为省会添光增彩。”市街道绿化建设筹建处副主任常雁起说。
将新增绿地180多万平方米
“已完工的绿地建设,只是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市街道绿化建设筹建处主任赵素校说。他告诉记者,整个工程的工期为三年,涉及路段长27.6公里,绿化用地多为拆违地(拆除沿街违法建筑、超期临建等)、沿线旧村拆迁改造后的绿化预留地及部分空地,规划总绿化面积181.98万平方米。
“西边山景,北边水景,东边林地,南边田园。”说到此次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的规划理念,赵素校这样概括。他说,该工程结合省会生态格局特点,定位为“西山、北水、东林、南田”的景观风格,即西二环结合西部山区背景,以林地景观为主;北二环充分利用紧临水系的优势,营造环水景观;东二环以毛白杨为背景林,构成丰富的立体景观林带;南二环主要体现田园风格,营造一种回归自然的氛围。
为充分体现景观定位,园林设计单位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坚持了高标准、大手笔,使之既满足生态、景观需要,又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其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文特色,力争做到三季开花、四季景美,使之成为市民在闲暇之余游览、观光、赏景的好去处。既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更能提高现代都市品位。
在功能设计上,考虑到二环路的交通状况,以绿为主,满足交通功能,改善环境,增加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并满足公路绿化的需要,美化城市景观和行车环境,使绿化与公路主体实现和谐统一;在植物配置上,以营造大尺度植物景观为先导;在绿地规划上,注重考虑自然生态,结合周围环境为主,并服从二环沿线整体规划。
“拆到哪儿,绿到哪儿”
南二环与建设大街东北角,过去是一片简陋的临时建筑。在拆违刚刚结束时,园林绿化人员便前脚跟后脚地进点施工。短短20多天,将近6000平方米的绿地便建成开放。日前,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在长约200米、宽约30米的绿地内,座座“山丘”连绵起伏,银杏、白蜡、紫叶李等乔木错落有致,竹林点缀其间,整片绿地极具自然神韵。
“按照一般建设速度,这块绿地大约需要三个月的建设工期。”赵素校说,“但在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中,为尽快实现环路“大变样”,建设单位从实际出发,通过交叉施工、同步进行等方式,将工期缩短到了20天左右。”
同时,施工建设人员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紧跟拆迁步伐,“基本做到了拆到哪儿,绿到哪儿。”赵素校说。由于工期安排合理,不少拆迁点在刚刚拆迁完毕后,绿化人员便进点施工,有的在10多天时间内,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观绿地便展现眼前。
据赵素校介绍,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工程自今年4月中旬正式开工以来,截至目前,沿线已新增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3个游园和连接成片的封闭绿地,年底前,还将有两个游园及部分绿地完工。
野花野草成了一个亮点
在东二环与槐中路东南角,绿地内一种低矮的植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心型的叶片,细细的花茎,一蓬蓬、一簇簇铺满了上千平方米的绿地,尤其是深绿色叶片,在初冬的季节里没有一丝发黄的迹象。
“这是一种野花,叫紫花地丁,属于宿根植物。”常雁起对记者说。据他介绍,为体现生态特点及从节能角度考虑,在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工程中,园林人员选择了近10种适合我市特点的野生花卉和草类。
常雁起说,这些野花野草最大的特点是都属于宿根植物,栽种一次便可多年生长、开花,且耐旱、省水,维护成本低廉。同时,野花的景观效果也较好,比如紫花地丁在春天、秋天开花后,紫色的小花连成片,非常好看。
除了选择野花野草,园林人员在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中还充分考虑树种的多样性,广泛引进树种,几乎每块绿地内的乔木种类都多达20余种,且多选用大规格植株。同时,通过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立体的复合型绿地。“这样可以形成植物群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季相变化明显。”赵素校说。
建设复合型绿地,需要大面积的绿化用地,而这在二环路景观绿地建设工程中得到了满足。据赵素校介绍,单块绿地面积大,是此次环路绿地建设的一大亮点。从已完工的绿地规模看,基本每块绿地的面积都在40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宋村绿地面积达到将近3万平方米。园林建设人员充分利用“面积大”的优势,不仅建设复合型绿地,还对所有景观绿地进行了微地形处理,增加绿地的层次感,并拓展绿化空间,增强景观效果。
游园绿地悄然改变生活
虽然天气冷了,但每天下午,只要天气晴好,家住玉村新区的刘大爷都要到玉村游园里转一圈。“过去都是呆在家里不出来,自从‘十一’前这个游园建成后,景色好了,愿意出来转转,现在已养成了每天来这儿遛弯儿的习惯。”刘大爷说。
二环路沿线绿地、游园的建成,不仅为环路增添了景观,更给附近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近日,记者来到玉村游园采访时,附近居民对这座游园赞不绝口。该园自建成开放以来,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必去之处。
在初冬暖洋洋的阳光下,大片绿地铺满游园;银杏、碧桃林中,一条幽静的小路弯弯曲曲贯穿南北;园内设置的座椅上,几位老人正在悠闲地聊着天……一派安静、祥和的气氛。
“过去这里全是违章建筑,垃圾遍地,看一眼都堵心。”家住玉村游园附近的林大爷说,“现在的环境可真不错,你看这树啊、花啊的,没事儿就愿意来这儿转一圈。”“附近缺少公园,以前散步都没地方去,现在好多了。”玉村新区的王大妈说。
不仅玉村游园,位同游园、仓兴街游园、裕翔街游园、宋村游园、赵卜口游园、土贤庄游园、泰华街游园等二环路沿线建成的13个游园,几乎都在建成开放后短短几天内,便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这些游园、绿地在改变着二环路沿线景观的同时,也在悄然地改变着周边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