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7日消息:随着奥运脚步的日益临近,绿色奥运、环保奥运等口号也越来越响亮。邢台县一“植树迷”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口号。他利用进入雨季以来的20天植树1万余株,成活率达100%,为太行山丘陵地区增添了一片片绿色,也为北京奥运敬献了一份厚礼。
常录国是邢台县龙泉寺乡营头村承包荒山大户,为加快丘陵区荒山绿化步伐,他不断总结春季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节水造林模式,创造了“三改”造林法:改春季裸根苗造林为雨季容器苗造林,改生态林松柏等小容器苗造林为经济林薄皮核桃、板栗大容器苗造林,改春季植树浇大水为雨季造林不浇水。
如何多种树、种活树、种好树是他今年的奋斗目标。在市、县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从当地购进两年生高1米左右的薄皮核桃和板栗苗1万多株。3月下旬将苗木全部修根浸泡生根粉后连同培养土装进黑色塑料容器中,并选择距水源较近的一块坡地集中灌水精心培育。麦收前后,他与村民起早贪黑地整理水平沟、挖树坑,为雨季容器苗造林做好充分准备。进入7月以来,他紧紧抓住雨水较多、坡地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每天工作近16个小时,指导和带领大家随起苗、随运苗、随去容器、随栽植、随踏实。20天下来,1万余株径直、枝展、叶绿的树苗便挺立在荒山坡上。他的“三改”造林法因不用浇水,与春季植树相比,节约植树成本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