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7日消息:昔日白花花的盐碱湖盆,今天变成郁郁葱葱的碱蓬种植基地,干涸多年的张北安固里淖湖区重现生机。
安固里淖曾是华北最大的高原内陆湖,有10万亩水域面积,粼粼波光宛如镶嵌在坝上草原的明珠,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观光。由于降水量少、持续干旱等原因, 安固里淖到2004年彻底干涸,形成面积达10万多亩的盐碱沙地。每年冬春大风季节,湖区中心的白色盐碱粉尘飞扬,形成罕见的 “盐碱风暴”。恶劣的土壤环境使湖区中心寸草不生,逐渐向外扩张的盐碱化和沙化严重影响到周边农业、生态安全,也成了农民眼中的废地。
一直以来,张北县积极探索盐碱湖改良的措施,试图通过种植耐盐碱植物,甚至人工调水的办法来压住盐碱,但因为品种不适合或是投入太大难以保障而收效甚微。 就在这时,江苏绿苑盐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银针对盐碱滩涂改良利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育成了 “绿苑海蓬子1号” “绿海碱蓬1号” 等多个耐盐蔬菜新品种。 其中,“绿海碱蓬1号”在内陆盐碱地区种植尤为适合, 已在内蒙古查干诺尔湖盐碱地区治理风沙获得成功。
得知这一消息,张北县政府决定引入该项目。 “最初接洽时,当地很多干部群众不太相信, 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县里划出1万亩 ‘试验田’让我们试种,当年播种就获得成功。之后,张北县把10万亩干涸盐湖生态治理全部交给了我们。”张春银告诉记者,盐碱地上其它植物很难生长,但 “绿海碱蓬1号”具有强耐盐碱性,通过种植碱蓬可以达到恢复植被、改良土壤、防碱固尘,最终达到治理干盐碱湖盆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作为耐盐蔬菜食用,在沿海地区和国外颇受欢迎。
经过四年辛勤耕耘, 安固里淖10万亩的干涸湖区已经有6万多亩披上了绿装, 到2020年10万亩盐湖将全部实现绿色覆盖。 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茂盛的植被涵养水分, 安固里淖重新形成了数千亩水面。 祖祖辈辈生活在淖边的村民陈军告诉记者, 随着湖区生态恢复, 来安固里淖的游客又多了起来, 去年他家办起跑马场, 旺季收入10多万元。
推荐阅读:
(来源:张家口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