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河北:南和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纪实
市场动态

河北:南和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纪实

来源: 邢台日报 作者:窦建英 岳红亮 杨琳博 日期: 2016/1/20 9:43:46
深冬时节,畅游南和,尽管北方常见树木大多褪去绿装,但穿梭于各条街道、游园小区,翠柏、雪松、冬青、腊梅等依然绿意浓浓。规划别致、建设精致、管理细致的公园游园和街头景点让笔者无不感受到一座现代都市小城的别样气息……

在道路绿化上,南和坚持“路修到哪里,绿化就靓到哪里”,广布生态绿带,以立体苗圃形式、城市景观标准,新建道路两侧50米内全部绿化,同时,按照双排多列式布局树种,统一风格、各有不同。东西向以法桐为主,南北向以国槐为主,打造成八横十一纵的规模型绿网,形成了宋璟大街带状游园、兴业路苗圃绿带、幸福大街生态屏障、开元路柿树果廊特色鲜明、靓丽独特的绿化景观,目前已创建省、市级园林式街道6条,城区道路绿地面积已达46.57万平方米。

在单位庭院绿化上,该县坚持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还绿的绿化原则,启用了绿色“图章”式绿化模式。对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绿化严格进行规划审批验收,绿地面积、绿化标准不符合全县规划的,一律不予开工,旨在遍设园林景观。目前,全县各单位小区相继进行了庭院绿化,小区单位绿地面积达61.67万平方米,其中,县一中、县医院、和景新区等单位小区绿地率达35%以上,并拥有省级园林式单位小区20个、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20个。

城区,绿地游园交相辉映,妙趣横生。城外,苗圃林网环环相扣,吸尘吐氧。这是南和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过程秉持不移的追求。

近几年,南和县坚持将绿地建设融入城市建设中,在城中,精心打造了一批公园游园景观,现已拥有省四星级公园2个、三星级公园游园2个。又大手笔投资1.3亿元,高标准建成了分别凸显“和、梅、水、佛、史”文化的和阳公园、宋璟梅园、兴和园、航宇公园、人民公园5处公园和如意园、香草园、和开园等19处游园,真正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在城外,投资1.2亿元,建成了环县城东部和南部宽1000米、长7.1公里、占地1.2万亩的生态防护绿化带,栽植国槐、法桐等各类苗木80余万株,重点打造了占地1390亩的高速路防护林带、梅园路东防护林带和河堤防护林带,有效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发挥了城市“绿肺”功能。

目前,城区绿地面积274.1万平方米,绿地率36.54%、绿化覆盖率41.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2平方米;城区拥有省级四星级公园2个、三星级公园游园2个,建成游园19个。

虽是深冬,身处南和县城,目之所及,依稀可见林草相拥、松柏滴翠。公园、广场、游园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如星星点点,正待绽放绿色风情;“和”字雕塑、奇石异景、姿态花草藏于街头边边角角,洋溢时尚品位。

一条“绿线”串起建管并力机制 

走进县城和景小区,小区绿化景观犹如一个微缩公园,树木高低错落,小溪潺潺流动,孩童在绿树丛中肆意玩耍,蛙声鸟鸣,相互应和。这是笔者今年夏季初入这个小区后,刻在脑海中的最深印记。在这里居住已7年的张丽芬老人说:“原来的老县城,绿树少、垃圾多,现在好了,俺们出家门就是公园,花草树木小亭子啥都有,水电暖也都跟着上了档次。”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规划之初,南和就坚持园林建设与城市管理“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作为推动县城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并纳入法制化轨道,健全了长效规范的城市绿地法制体系,相继制定出台了《南和县城区绿化管理办法》、《南和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南和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同时,自创园工作启动以来,就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这项工程家喻户晓,营造了全民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浓厚氛围。

在建管并力思路的指引下,南和县三年投资70亿元,实施城建重点项目230个,有效完善了配套设施。交通路网方面,形成了“八横十一纵”的路网格局。住宅小区方面,高标准建成天和花园、和景新区等小区22个,建成保障性住房3870套,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方面,在全市率先实现集中供热和供天然气;投资2.5亿元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业污水处理厂和新自来水厂、地表水厂建成投运,城市用水普及率98%,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功能日益完备。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建成网格便民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和阳影院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方便了群众,丰富了群众生活;县医院实现新址搬迁,旧址正在进行中医医养一体化改造;建成县直一幼、第一小学、县直小学、新区小学,县一中、二中、三中和职教中心,健全了从幼儿到高中、文化到职业立体式、全覆盖的教育体系,产、城、教一体化迈出了扎实一步。

同时,加大环境整治、城市管理力度。投资700余万元,购置了湿式清扫车等大型环卫机械20多台,实现了城区环卫全天候、机械化、湿式清扫保洁;投资1600万元,在全市县城中率先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集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天网覆盖“三网合一”,并大力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县城管理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集中开展城区车辆乱停乱放、广告牌匾、占道经营、市场秩序,露天烧烤、施工工地、违章建筑和大气污染等八大专项整治活动,城区环境容貌明显改善。

城市建设和管理最难之一,也最能体现执政方略的莫过于随处悬挂的广告牌匾和解人之急的公厕。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过程中,南和县广泛征求社情民意,本着既美观又实用,既减轻群众负担又增加群众获得感的原则,对广告牌匾和公厕进行了大力度整改。按照政府补贴一部分、门店自筹一部分的原则,和统一风格、统一尺寸、统一颜色、统一字体、统一亮化的“五统一”要求,县政府先后拿出100多万元对城区所有广告牌匾进行了统一规范;投资300多万元,在城区高标准改建新建了27座公厕。

数据证明,大规模的城市园林建设,有效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市区及周边县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北京明盾、深圳永联、香港胜记仓、中国树莓谷、农业嘉年华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南和;独特的苗圃式绿化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苗圃式通道绿化栽植苗木市场价值达亿元以上,实现了以绿养绿;宜居环境更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了人的就地城镇化;园林城创建带动了乡村绿化的大发展,使乡村绿化步入良性循环,全县200多个村进村路、环村路和沿路、沿河全部高标准绿化,为下一步打造冀南最绿最美生态县域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出城而坐拥园林之美,居闹市而乐享花香之怡。如今,乘着国家园林县城的东风,一个精致、独特、典雅、生态的和城正在嬗变中绽放无穷魅力!

推荐阅读:

南平:公路局“十二五”绿化成果纪实

国家主席习近平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森林入城更宜居——来宾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广东省红岭市国家湿地松杂交松良种基地建设纪实

(来源:邢台日报)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