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河北:廊坊倾力打造“四大城市名片”
市场动态

河北:廊坊倾力打造“四大城市名片”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汪国会 王文珩 孙亚安 日期: 2014/12/25 9:51:22
廊坊始终把对接北京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今年年初廊坊确定了“绿色、高端、率先、和谐”的发展定位,努力打造“平原森林城市、环保产业城市、文化体验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四大城市名片,建设投资、创业、安居的理想之地……

文化引领 品质廊坊

打造文化体验城市,即加快体验载体培育,促进现代技术与经典文化的结合,努力打造文化体验的新高地。

今年,围绕创建“文化体验城市”目标,廊坊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各项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独特的区位优势、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为廊坊借力发展、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廊坊市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美国微软公司的“微软游戏创新中心”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正式启动,并迎来首批入驻企业。好莱坞两家著名影视机构Relativity Education(相对论教育机构)和BASE FX签约落户大厂潮白河经济开发区内的影视创意产业园。香河国华影视基地,在前期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3万平方米标准影棚并连续接拍几十部优秀影视剧的基础上,又投资上亿元建设文化创意体验广场项目,实现了产业内容扩张。

全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市财政安排了1500万元的创建专项资金和2000万元的市群艺馆改建资金,推进各县(市、区)的“两馆一站两室”等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建设工作。

组织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举办2014年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暨第八届“幸福廊坊”文化艺术节;开展第二届合唱艺术节暨2014“彩色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组织各种文艺辅导讲座活动。不断发现和发掘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体育文化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为基础,在特色、品位和创新上下功夫,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荐申报第六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及第四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有1个国家级、11个省级、5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组织企业参加文化产业高端展会,重点推介包括大城红木文化产业、大厂皇家景泰蓝文化产业、霸州温泉休闲产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生态宜居 幸福廊坊

打造幸福宜居城市,即加快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幸福宜居的新高地。

今年,廊坊城乡发展统筹推进,城镇规划布局拉开了总体框架,农村建设在一些点上实现了先行示范。以开展城乡面貌整治集中行动为建设主线,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品位。

城镇建设方面,基本完成全市总规修编,县级城乡总规和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全面展开,明确了全市北中南建设的总体格局。实施道路清扫保洁、工地扬尘整治、园林市政整治、时代广场完善提升、水系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城镇面貌保持清洁有序的良好形象。

农村建设方面,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升级版新农村。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2亿元,整合带动各类资金14.2亿元,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打造了三香大、环市区、106、廊大路4条美丽乡村风景线,30个市级精品村和428个省级重点村改造提升任务基本完成。推广光伏发电、太阳能供暖等新技术、新材料23项,基本建立了有清运车辆、有保洁员、有工资保障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

大气污染治理初显成效,实施“蓝天行动”,打响扬尘、燃煤、尾气、烟气和工业污染治理五大攻坚战。特别是与海创智库合作,启动对大气污染的综合研究治理,加快推进建设智慧型生态城市新模式,从根本上扭转大气污染防治的被动局面。

妥善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提前超额完成住房保障目标任务。截止到11月底,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实现开工13653套、竣工10775套、分配入住9801套,分别完成省定任务的100.4%、101.7%和100%,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围绕打造“阳光低保”,今年1月至10月,全市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86亿元,保障 4.36万户、8.6万人,动态管理率达到100%。

进一步加大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全市县一级大病救助基金总量达到1.36亿元,其中社会资金占75%以上。调整提高了医疗救助标准,将救助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80%,救助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到3万元。

以安居、乐业、有保障为重点,一年来,廊坊积极实施民生工程,让市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努力把廊坊建设成为幸福宜居的城市。

推荐阅读:

海南: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促进生态绿色发展

河北张北县发展三大体系构建首都绿色生态屏障

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 着力打造绿色港口

长春莲花山:打造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新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发财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