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岭长城已经过400多年历史风雨的考验,这期间它承受了地震、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炮火的摧损。但是,由于长城沿线历代劳动人民珍惜和爱护自己用血肉换来的宝贵遗产,使它基本上保持了本来的面貌。文物工作者在金山岭长城发掘出1000多件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
金山岭长城的风光名胜、文物古迹、军事设施、古建筑艺术、民间传说,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本体完善 彰显魅力
本次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名单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征集,并由可持续旅游国际专家依据“自然、环境、文化与传统、社会福祉、绿色经济、绿色旅游认证政策”等六个方面关键指标,经过系列的严格评选程序而评定。金山岭长城风景区,是滦平县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抓手,因此被赋予了生态绿色的使命,在传承文化、追求社会福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正是基于这些特点,金山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更容易获得认同。
今年3月,金山岭长城开启“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活动,并在创建过程中争取资金改善基础和服务设施,完善长城本体的维护和修缮。据了解,2008年以来,滦平县累计投入1.3亿元,主要是实施长城本体维修、基础和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
交通建设项目方面,投入4000万元建设了总长4.5公里的京承高速公路与金山岭长城景区的连接线,提高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方面,投资5000万元,对餐厅宾馆、游客中心、商业街、卫生间、售检票、景区景观大门、标识标牌、垃圾箱及休闲设施等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此外,还实施了长城防雷项目和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安排450万元防雷专项资金,对金山岭长城范围内的敌楼安装防雷设施,安排资金600万元修复了金山岭长城砖垛楼,实施了东、西五眼楼、西梁砖垛楼、将军楼等8个敌楼和600延长米马道的抢险性维修加固工程。还实施了环线扩能工程,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投入800万元在原有一道环线(砖垛口—沙岭口)的基础上,新增两条旅游环线,即砖垛口—后川口、砖垛口—东门服务区,形成了1—4小时不等的三条游览环线,从而形成了一个核心区、两道城门、三条环线的大旅游景区格局。
绿化、美化工程方面,投资500万元为金山岭长城景区新栽植了油松、柏树、银杏、白蜡、黄栌、白桦、爬山虎、五角枫、红王子、紫叶碧桃等树木,扩大草坪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提高了景区品位和绿化率、美化率。投入400万元新建了索道站房,改善了索道客运环境;投资480万元与中国移动等公司合作开发金山岭长城智慧景区,实施景区监控、广播、语音导游、电子门票、人员定位管理、智能停车、指挥中心等项目。此外,还实施了景区规划项目,投资780万元编制了金山岭长城文物保护规划、景区旅游发展总规、详规和5A提升规划。
今年10月,金山岭长城损毁部分修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据了解,由于长期受日晒风吹雨打影响,金山岭长城有部分地段墙体严重受损,文物部门对损毁部分进行修复,实施修缮工程。据金山岭长城风景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修复的长城长1384米,包括敌楼10座、墙体9段。整个修缮工程按照“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和“尽量保持长城的历史面貌”的原则进行,采用传统材料、形制和工艺,挖补、更换用材尽可能利用长城周边散落的旧砖。
精心组织的一场场活动是金山岭长城传承文化与传统的重要载体。今年9月30日,首届“全球华人中国长城散文·诗歌金砖奖”颁奖仪式在金山岭长城风景区隆重举行。据介绍,这项活动创办的出发点就是要唤起海内外炎黄子孙“华夏情 中国梦”的赤子情怀,自觉地投身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
作为京北黄金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山岭长城拥有独特的文化号召力。春季万亩杏花节和长城马拉松、夏季长城徒步大会、秋季金秋红叶节和摄影节已成为金山岭长城的传统活动项目。如今,金山岭希望能受惠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布局,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京北生态旅游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