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7日消息:近日,笔者行走于南宫市,只见城区花木扶疏幽草飘香;城区干道,林木成荫赏心悦目;乡村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企业周边绿荫如盖、芳草如茵……这一切都彰显着一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无限活力。
那么,在欠发达的市情之下,南宫是如何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打造出如此美丽的生态环境的呢?答案是,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的主旋律,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民生效益“三赢”的“绿色崛起”之路。
储存绿色资本,守住生态优势。为提升生态宜居指数,该市实施了系列工程:一是净水工程。该市投资2亿元实施内环水系工程,国庆节将正式通水;投资1.3亿元实施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工程,实现雨水入湖、污水入厂;投资2.1亿元,建成城区地表水厂及配套管网。二是增绿工程。今年,该市重点围绕通道绿化、乡村公路绿化、村庄绿化等六个方面,完成造林19334亩,植树106.3万株。三是治污工程。该市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加大重点污染行业治理整顿力度。去年以来,该市排查排污企业212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13起,关停取缔企业85家,淘汰“黄标车”1800多辆。
发展生态产业,引领绿色崛起。一是“生态把关”,打造绿色节能环保项目聚集区。该市以引进“三新”项目为主抓手,瞄准清洁能源、新型环保、现代服务业开展对接招商。今年以来,先后有15个绿色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64.9亿元。二是该市在加快棉毛纺、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积极培育、引进家电电子、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三大产业,逐渐构建“3+3”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已依托安科家电(电子)产业园,先后引进了雅兰仕电子连接线、佳泽电子连接线、三禾电器、高路华小家电制造等项目。
坚持民生至上,共享生态红利。为让百姓充分享受到良好环境带来的生态红利,该市先后投资2.8亿元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总投资21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营,城市管网污水收集率提高到93%;总投资4840多万元,建设了两座垃圾处理厂。同时,在农村“生态红利”也扑面而来。据悉,该市先后投入8300多万元,21.4万个劳力,致力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共清垃圾38760方,新增植树9.5万棵,硬化主次街道267800平方米,让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红利”。
推荐阅读:
(来源:邢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