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黄土不裸露绿色全覆盖
受南水北调并行段施工的影响,西三环外环城水系西线有近17公里长一直未能绿化,被耽搁了六七年,河道两岸被倾倒了大量建筑垃圾,绵延成垃圾山。
作为此次秋冬季绿化的重点工程,目前,昔日绵延的渣土山已变成特色景观区,山顶上密植了白皮松。为保成活,白皮松外还穿着防寒的塑料外衣。环城水系西线的翠屏路、中山路、石铜路、红旗大街附近的改造的渣土山山体上都种有白皮松,总数近8千株。
站在山顶,在栽好的法桐等树木之间,有一条4米宽土路沿着河道西侧的山脊向南蜿蜒,供游人漫步。到今年开春,环城水系西线的东西两岸和西侧山脊,将总共形成3条绿道,供人们休闲。
整个环城水系西线绿化工程整治长度16.8公里,秋冬季绿化基本完工。除了一些季节要求高的花灌木、地被补植将在今年春天进行,今年五一前整个西线绿化工程全部竣工。
此外,随着秋冬绿化工程太平河二期(中华大街至田庄桥)绿化综合整治的完工,今年春天整个太平河沿线,将呈现出“桃红柳绿水清,一处一步一景,绿廊、绿道、彩色甬路穿越其间”的滨河生态景观(有图片)。太平河沿线从子龙大桥到植物园桥头17.6公里长的滨水绿廊、绿道也全部贯通。今年春天,游人既可以亲水、赏景,也可以沿河骑行,从子龙大桥桥下向西一直骑行到植物园。
去年秋冬季绿化,还从细微处着手,省会裕西公园、东环公园等多个公园、广场的基础设施得到修复完善,提升了公园广场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游人提供了方便……
“治理大气污染的四项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园林绿化。”石家庄市园林局局长任建忠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介绍,2013年省会的秋冬绿化是全方位、立体的,也是多年来规模、声势、绿化面积最大的,实现了“黄土不裸露、绿色全覆盖”。
希望:让生态投资发挥长远效果
省会2013年秋冬绿化堪称“史上规模最大”,能绿的地方都绿了。
截至目前,除了地被和一些季节性较强的花灌木为保成活,必须要在今春补植外,石家庄市城区2013年秋冬园林绿化工作已圆满完成。
走在大街上,人们经常会看到,道路两边的树叶以及隔离带里面的灌木都糊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路边的花草树木就像城市的‘吸尘器“一样任劳任怨地发挥着功效。调查显示,在刮风时,细小粉尘会满天飞舞,这时树木不仅能阻挡粉尘流动速度,而且还能降低粉尘浓度,起到减少污染的作用。
此次城区秋冬季绿化所用苗木都是适合在省会生长的乡土树,和外来树种相比,它们适合石家庄本地的气候条件,普遍具有耐旱、抗寒、易活的特点。而且大部分是吸附粉尘、抵抗大气污染的“高手”。
比如:法桐,树干高大,枝叶茂盛,具有较强的抗烟尘和吸附苯、乙醚、硫化氢、氟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本领。玉兰不仅是美丽的行道树,还是功能强大的抗污染树。用二氧化硫对玉兰树的干叶进行人工熏烟,测得l公斤干叶大约可吸硫1.6克以上。金叶榆叶片小而繁密,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细小粉尘。这也是水泥厂、热电厂等粉尘污染较重地段绿化的首选树种。银杏具有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等功能。在工业区、住宅小区等地按一定比例种植银杏树,可以减少大气层中的悬浮物,提高空气质量……
“在石家庄除了春季,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也特别适合栽植树木,相对于春季水分容易被保持,秋冬季植树树木成活率很高。”石家庄市园林局道路绿化筹建处主任马拥军表示,一年四季,不同的植物,他们发挥的发挥的防风、隔音、降尘吸尘的功效也不一样。
专家介绍,在净化、清洁空气方面,植物就像是一张有效的过滤网,无论是阻挡沙尘,还是吸附有害颗粒物,净化空气是绿植的首要功能。不只是省会,北京市从2012年开始,争取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
虽然,雾霾不是树木少造成的,但是,百年树木,绿化的生态效果是长远的,生态投资对环境作出多少贡献仍需要时间来证明。见缝插绿、植树造林会改善景观、会让生活增添绿色,植被、森林之于生态系统的作用则需慢慢渗透。
推荐阅读:
(来源: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