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3日消息:河北省防沙治沙工程管理办公室12日透露,经过12年治“沙”,该省在京津风沙源区域造林绿化3375.42万亩,为京津筑起三道绿色防线,并成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最多的省份之一。
河北环绕北京、天津,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成为抵御风沙入京津的最后屏障。据该省林业部门介绍,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之前,河北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到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3%和12.81%。
自2000年起,河北省在张、承两市所辖24县(市)范围内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截至目前,该省林业建设完成1603.2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1452万亩,“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中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共造林320.2万亩,在河北与内蒙古交界、沿坝地带、沙滩风口区等筑起三道绿色屏障。
统计显示,12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内森林面积增加52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57%。根据第四次全国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结果,河北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分别减少417.3万亩和270.3万亩,减少面积分居中国第一和第二。
河北省林业厅透露,葱郁林木为京津蓄水阻沙功效日益彰显。张家口、承德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41731平方公里减至30380平方公里;官厅水库年均泥沙淤积量比上世纪90年代减少100多万吨,总量减少一半。
河北省气象部门23个观测站点的监测显示,张家口、承德两个沙尘暴“重灾区”每年发生沙尘暴的天数之和,已由2000年时的397天减少为287天,由沙尘暴加强区转为阻滞区。
推荐阅读:
(来源:互联网)